閱讀時間: 10 分鐘

此文章乃中文譯本。英語原版在此 (Click here for the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年少時,父親介紹我認識《三國演義》這本名著,他給了我厚厚兩大冊的英譯本。我只讀了上冊,沒辦法完成下冊,書中的眾多名字和複雜情節令我頭昏眼花。儘管如此,書中所描述的兄弟情義和英雄事蹟確實豐富了我的成長。我還記得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神機妙算諸葛亮智勝曹操等故事。[1]我讀的英譯本,漢語名稱的譯名是基於早期的羅馬拼音系統(大概是韋氏 (Wade-Giles) 拼音法)
幾年後,我開始接觸《聖經》,當中出現的不同人物引起了我的興趣,思考神有可能真的存在,可以影響我的人生。隨著年月過去,我不單確信神的存在,影響了我的人生,而且我的一切都是在乎神。我參與敬拜的教會堅定宣稱耶穌是主,相信神對我們的生命有絕對的主權,並且從《聖經》記載的人物見證,信心得到提升。 雖然如此,由於我的成長、教育背景和天性使然,我傾向跟從人性的一套,有個人的主見,甚至以自我為中心看待生命和對待別人。人生百態就是關乎眾人各自的言行作為,不是嗎?我管好自己就是了。
腦海中存在著這種既有的想法,我希望能夠以不同的視野,重新研讀聖經。最近,在不同的人的引導下[2]2021年12月我畢業於 Rochester University (Rochester Hills, Michigan) 的宗教教育碩士課程 (佈道領袖學),課程由 Mark Love 博士策畫,我懷著求知的心態,再次閱讀《使徒行傳》對早期教會的記載。當中的關鍵人物抓住我們的目光,特別是作為領袖的彼得,他向眾人施展奇事神蹟,是猶太人傳道事工的使徒;還有使徒保羅,他向外邦人作見證,將福音從亞西亞 (Asia) 傳到羅馬。事實上,他們的英雄故事的確構成了整本書卷的主軸。《使徒行傳》第15章最後提到彼得的出現,是在耶路撒冷會議上的發言,而隨後的章節主要記載了保羅熱心傳道的旅程。
有見及此,《使徒行傳》開宗明義提醒我們不要只關注當中的人物。路加寫道;「提阿非羅啊,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直到他藉着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使徒行傳1:1)在隨後的七節經文,耶穌兩次重複叮囑祂的門徒要等待聖靈的降臨。我們閱讀《使徒行傳》時,也要有這樣的期待,應許的聖靈將會出現。讓我們記住路加的提示,留意聖靈這有力角色的出現。
聖靈在《使徒行傳》出現55次以上[3]Barry L. Blackburn, (1997) “The Holy Spirit in Luke-Acts: A Survey,” Leaven: Vol. 5: Issue. 2, Article 4. 可瀏覽:https://digitalcommons.pepperdine.edu/leaven/vol5/iss2/4,早期教會的生活和方向都由聖靈帶領。路加特地引導讀者留意聖靈的介入。有位學者曾提出以下觀點:
相對於《馬太福音》或《馬可福音》,《路加福音》更常提到聖靈的出現。在路加所寫的兩冊書卷中,有同樣的特點:他常提到人被聖靈充滿後,大膽見證和傳講福音(例如:路加福音1:15;使徒行傳2:4, 4:32)。[4]Craig L. Blomberg, Jesus and the Gospels (Nashville, Tennessee: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rs, 1997), 149
另一位學者大衛.博許 (David Bosch) 更明顯指出聖靈在《使徒行傳》中的重要性。他提出:「使徒時代的傳道人當中,路加是『聖靈神學家』的表表者[5]G. Montague, 引用在 Senior and Stuhlmueller 1983:277」[6]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aradigm Shifts in Theology of Mission,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 2011), 115,「耶穌在世上的傳道旅程,由聖靈引導和帶領」[7]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115,而在《使徒行傳》中,「福音的傳揚更是由聖靈觸發、指引和推動」[8]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115。
我們再看看《使徒行傳》的記載,不難明白學者們為何得出這樣的結論。試想像我們暫且將《使徒行傳》改稱為「聖靈行傳」[9]J. A. Bengel, Gnomon Novi Testamenti (Tuebingen, 1742; reprint, London, 1862), 389, 在 Barry L. Blackburn, (1997) “The Holy Spirit in Luke-Acts: A Survey,” Leaven: Vol. 5: Issue. 2, Article 4 中被特別提到。可瀏覽: https://digitalcommons.pepperdine.edu/leaven/vol5/iss2/4,可以羅列出哪些事項呢?
- 使徒被聖靈充滿,對聚集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講話。(使徒行傳2:3-4)
- 彼得被聖靈充滿,對治民的官府和長老講道。(使徒行傳4:8)
- 聚會的眾人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使徒行傳4:31)
- 亞拿尼亞和撒非喇被聖靈審判 。(使徒行傳5:3)
- 神揀選了司提反在內的七人辦理供給之事,滿足當時說希臘話猶太人的需要。司提反被聖靈充滿,有力講論神的道。(使徒行傳6:5, 10, 7:51)
- 聖靈帶領腓利遇上太監,向他傳福音。(使徒行傳8:29)
- 聖靈充滿保羅,使他開始傳揚基督。(使徒行傳9:17)
- 聖靈降臨哥尼流家中,哥尼流和其他聽彼得講道的人同被聖靈澆灌。(使徒行傳10:44)
- 聖靈差派保羅和巴拿巴踏上傳道之旅。(使徒行傳13:2, 4)
- 聖靈充滿彼西底安提阿教會的門徒,他們滿心喜樂。(使徒行傳13:52)
- 聖靈與使徒和長老們評論在耶路撒冷會議上的決定。(使徒行傳15:28)
- 聖靈阻止保羅到亞西亞傳道。(使徒行傳16:6-7)
- 聖靈降臨在以弗所門徒身上,讓他們可以說方言和預言。(使徒行傳19:6)
- 聖靈向保羅表明在各城裡,有捆鎖與患難在等待他。(使徒行傳20:23)
- 聖靈藉不同人勸告保羅將要面對危險。(使徒行傳21:4, 11)
如果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說明聖靈在早期教會生活和傳道事工上的重要性,那麼請看看保羅在《使徒行傳》末段所說的話。保羅繼續先向猶太人,然後向外邦人傳福音,引用聖靈挑戰聽眾:
聖靈藉先知以賽亞向你們祖宗所說的話是不錯的。
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
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着;
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使徒行傳28: 25b-27)
《使徒行傳》從頭到尾都將聖靈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描述聖靈的存在和力量,並且感動各人宣稱耶穌是主。
細看以上各段經文,回想聖靈在《使徒行傳》的作為後,我可以放心確定路加在不斷提醒我們:聖靈是如何帶領早期教會的傳道事工。毫無疑問,就像我們在使徒行傳讀到的,聖靈與人同工,也通過人成就神的工。學者大衛‧博許(Bosch)立論福音的傳揚是由聖靈「觸發、指引和推動」,不無道理。因此,如今當我覺得不自量力或無能為力時,我知道聖靈正在帶領和改變每一個人,我找到無比的平安。聖靈在我們身處的地方,各城市各小區,正在帶領和大力推展神的事工。我們當然不可以輕看屬靈領袖的帶領,忽視他們的重要 ;更甚的是,如果今天我們無視聖靈的存在和帶領,覺得一切理所當然,豈不更大錯特錯嗎?事情發生,本能地沾沾自喜或內疚自責的我們,要多久才意會到原來聖靈正帶領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是否低估了聖靈對日常生活、人際關係,甚至世界的影響力呢?《使徒行傳》提醒我:我們既然同樣認定耶穌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那麼影響早期教會每一步的聖靈,今天也一定會帶領神的事工。
藉著以下的思考問題及實際建議,鼓勵大家對聖靈更留心:
- 重新閱讀《使徒行傳》,仔細留意聖靈如何帶領早期教會。門徒跟隨聖靈的帶領後,生命起了怎樣的變化?
- 回顧生命,今年有沒有一刻你感到自己被聖靈「充滿」?寫下你感受到聖靈曾帶領你或你們小組的事情。
- 早期教會討論和決定如何對待外邦弟兄時提到「…聖靈和我們(耶路撒冷教會)…」(使徒行傳15:28)。他們達成共識的過程是被聖靈充滿的。重新閱讀《使徒行傳》第15章。他們如何一起明白神的旨意?他們的態度如何?與小組一起討論門徒的行動和態度,幫助小組學習實踐與聖靈同步。
- 在文章起首,我提到自己喜歡從歷史故事中,以英雄人物作為崇拜模仿的對像,執意長大後必須幹一番大事。我發現這是自己從小到大的成見。閱讀經文時,你發現自己有哪些固執的成見呢?那可能是脾氣、性格、成長(背景或創傷經歷)、文化、性別、在教會或家庭擔當的角色,甚至年齡。找個朋友討論一下各自的成見,提高自覺及警惕。
註腳
↑1 | 我讀的英譯本,漢語名稱的譯名是基於早期的羅馬拼音系統(大概是韋氏 (Wade-Giles) 拼音法) |
---|---|
↑2 | 2021年12月我畢業於 Rochester University (Rochester Hills, Michigan) 的宗教教育碩士課程 (佈道領袖學),課程由 Mark Love 博士策畫 |
↑3 | Barry L. Blackburn, (1997) “The Holy Spirit in Luke-Acts: A Survey,” Leaven: Vol. 5: Issue. 2, Article 4. 可瀏覽:https://digitalcommons.pepperdine.edu/leaven/vol5/iss2/4 |
↑4 | Craig L. Blomberg, Jesus and the Gospels (Nashville, Tennessee: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rs, 1997), 149 |
↑5 | G. Montague, 引用在 Senior and Stuhlmueller 1983:277 |
↑6 | 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Paradigm Shifts in Theology of Mission,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 2011), 115 |
↑7, ↑8 |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115 |
↑9 | J. A. Bengel, Gnomon Novi Testamenti (Tuebingen, 1742; reprint, London, 1862), 389, 在 Barry L. Blackburn, (1997) “The Holy Spirit in Luke-Acts: A Survey,” Leaven: Vol. 5: Issue. 2, Article 4 中被特別提到。可瀏覽: https://digitalcommons.pepperdine.edu/leaven/vol5/iss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