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賽亞書》的幾個冷知識(David Cheng)

閱讀時間: 11 分鐘

網絡圖片

《以賽亞書》在舊約書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賽亞書》是先知書的第一卷,也是最長的一卷。新約聖經中,被引用最多的舊約書卷是《詩篇》,其次就是《以賽亞書》,它也在福音書中被耶穌多番引用。但另一方面,《以賽亞書》與很多篇幅較長的先知書一樣,當中陌生的地名人名與繁複的論述,都讓基督徒(尤其是歸信不久的門徒)閱讀時倍感吃力。希望透過以下的冷知識,能讓大家在研讀這書卷時得到小小幫助。

(A) 聖經中的「小聖經」

閱讀先知書的時候,由於以上所提及的困難,我們難免想跳過覺得沉悶和重複的部份,直達激勵人心的金句,得到屬靈上的大小安慰。當然,《以賽亞書》確實有很多激勵人心的金句!以下是筆者最喜歡的經文之一:

以賽亞書 40:31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我們不自覺地成為「金句搜索引擎」,只被直接帶來激勵的金句所吸引。這讀經方法雖然有益,卻難免錯過一些神想帶給我們的重要訊息。閱讀《以賽亞書》時,如能掌握整卷書的結構和布局,會幫助我們更容易明白神帶給當時及現代神的子民的有用訊息。《以賽亞書》的結構共分為兩大部份(當中也可細分成不同的段落):

(一)第一部份由一至三十九章,內容包括神的警告與責備,當中包含歷史、詩歌和預言,而預言則包括以色列將會被擄及鄰國(巴比倫、非利士、摩押、大馬色、埃及、古實、亞拉伯和推羅)將會滅亡。

(二)第二部份由四十至六十六章(也可把第二部份分成兩大段落:四十至五十四章,及五十五至六十六章),內容:以色列人在巴比倫被擄一段時間後(大概是以賽亞在世150年後)會回歸耶路撒冷,神的應許和恩典即將實現,並預言悔改後的以色列民將得安慰、拯救和榮耀。

由於《以賽亞書》第一與第二部份的分野剛好與聖經的結構吻合(舊約三十九卷書,新約二十七卷書),而當中所提及的律法與審判、恩典與盼望、彌賽亞的預言及新天新地的描述等,與新舊約聖經的內容鋪排也互相呼應,因此得到「聖經中的『小聖經』」的稱號。當我們對整卷《以賽亞書》的結構有了初步理解之後,就更容易掌握神藉着這書卷想帶給我們的訊息,懂得欣賞神對以色列人在歷史中彰顯的主權,去讚美神所施行的計劃和拯救的奇妙,不會停留在零碎的金句訊息中!

(B) 《以賽亞書》所提及以色列人的罪孽到底是什麼?

讀《以賽亞書》,我們會發現耶和華對以色列人有不少譴責。從第一章開始:

賽 1:3-5

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

嗐!犯罪的國民,擔著罪孽的百姓;行惡的種類,敗壞的兒女!他們離棄耶和華,藐視以色列的聖者,與他生疏,往後退步。

你們為甚麼屢次悖逆,還要受責打嗎?你們已經滿頭疼痛,全心發昏。

字裡行間,我們感受到神對當時以色列人的極度失望;但他們到底何罪之有,令神那麼痛心?思考這個問題時,不要以現代人的尺度硬套在當時的以色列人身上,以為我們所公認的「罪行」就是神當時所痛心的「罪」。讀經流於主觀,只會讓屬靈生命流於膚淺!談到當時的罪,我們要明白先知書的目標是呼召神的百姓回歸神的律法。當先知在呼喚悔改的信息時,一定與以色列人偏離摩西律法有關。以下經文讓我們理解他們的屬靈問題:

賽 1:11-15

耶和華說:你們所獻的許多祭物與我何益呢?公綿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經夠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悅。

你們來朝見我,誰向你們討這些,使你們踐踏我的院宇呢?

你們不要再獻虛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惡的;月朔和安息日,並宣召的大會,也是我所憎惡的;作罪孽,又守嚴肅會,我也不能容忍。

你們的月朔和節期,我心裡恨惡,我都以為麻煩;我擔當,便不耐煩。

你們舉手禱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們多多地祈禱,我也不聽。你們的手都滿了殺人的血。

讀摩西律法時,不難發現神有很多清晰的教導和指引,期望以色列人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對弱勢社群的照顧更為神所看重。可惜他們沒明白和活出神的心意,反為私利對弱勢社群作出剝削和不公義的判決。他們一方面進行獻祭和守節等宗教禮儀,另一方面又行惡和欺壓孤兒寡婦;他們舉手禱告,手上又沾滿了血,以香火鼎盛、行禮如儀的信仰活動去掩飾邪惡。雖然宗教行為和禮儀依然看似熱心,但神已表明討厭他們假冒為善的行為,因虛假已極度嚴重!耶穌引用了以下經文,既挑戰當時法利賽人的偽善,也清晰指出以賽亞時代的以色列人的問題:

賽 29:13(被耶穌引用在《馬可福音》7:6)

主說:因為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受人的吩咐。

神到底想譴責以色列人什麼惡行?是屬靈上的偽善,而不單是道德上的缺失。多留意經文的前文後理,我們就不會錯誤地解讀或應用神的話語。

(C)《以賽亞書》的作者是誰

一般人理所當然地認為《以賽亞書》的作者就是阿摩司的兒子、先知以賽亞本人。這種說法相當合理,因為《以賽亞書》開首就如此記載:

賽 1:1

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但當深入考查《以賽亞書》的內容時,就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首先,它涵括的時代包括以色列及猶大國經歷過的三個古代近東帝國王朝(亞述、巴比倫及瑪代波斯),事實上沒有聖經作者可以活那麼久!根據聖經記載,以賽亞只經歷四個猶大帝王的朝代(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到希西家),得到神的默示也只在這段時期發生;而四十章之後論到巴比倫帝國及及波斯王朝(150年後),早已身故的以賽亞,又如何能把事情紀錄下來?為解決這問題,歷代聖經學者曾倡議兩種說法:

(一)一位以賽亞

這是較為傳統的說法。他們相信並堅持《以賽亞書》所有內容都是以賽亞得到的默示,既然是神的默示,神便絕對有能力把將來的事告知以賽亞並記錄下來,超自然的預言出於神是合理的。例如:

賽 6:13

境內剩下的人若還有十分之一,也必被吞滅,像栗樹、橡樹雖被砍伐,樹墩子卻仍存留。這聖潔的種類在國中也是如此。

這段經文表明,以賽亞從神的默示中知道,神計劃讓以色列人經歷審判及回歸。再看:

賽 7:3

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

以賽亞為自己其中一個兒子起名為「施亞雅述」,意思即「餘民歸回」。

較為傳統的學者普遍相信整卷《以賽亞書》是以賽亞一人得到默示之後寫成的。

(二)第二或多位「以賽亞」

這是後期及當代聖經學者普遍提倡的說法,他們相信以賽亞提供了一至三十九章的材料,後半部的四十至六十六章則由另外一位甚至多位作者(統稱為「第二或第三以賽亞」)共同編輯而成。他們沒否定神能藉以賽亞去預言150年後的事情,而是神未必只能用以賽亞一人。這些學者認為,四十章之後的結構和寫作風格都與第一部份有很大分別,而且主要以猶太人被擄回歸年代為背景,與以賽亞身處的時代完全不同,所以相信這些「第二或第三以賽亞」是基於以賽亞其他留下的資料去作編輯,輯錄成第二部份。

《以賽亞書》是否只有一位作者,暫時未有統一的結論,可留待聖經學者進一步去研究。但無論作者是一人或除他以外另有他人,神透過《以賽亞書》所發揮的影響力實在深遠,縱使當時以賽亞所傳達的訊息似乎成效不彰 — 就如《以賽亞書》第六章描述,當以賽亞被神呼召作先知時,受眾以色列人在屬靈上是既敗壞又心硬的:

賽 6:9-11

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

我就說:主啊,這到幾時為止呢?他說:直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房屋空閒無人,地土極其荒涼。

雖然以賽亞在世時未見到所傳訊息帶來的功效,但歷史證明,跨越世代後這些訊息仍在安慰著我們。基督徒也不要太快下定論,以為神不能藉着我們短暫的生命去發揮永恆的影響力。

(D) 出現在《以賽亞書》的「僕人之歌」,是否全部指向基督?

《以賽亞書》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包含了四首出名的「僕人之歌」,分別出現於以下章節中:

  • 賽 42:1-9
  • 賽 49:1-7
  • 賽 50:4-9
  • 賽 52:13 – 53:12

四首「僕人之歌」都提到「耶和華的僕人」,其中很多描述都與耶穌基督非常吻合。例如:

賽 42:3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

賽 50:6

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頰的鬍鬚,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並不掩面。

賽 53:3-5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

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我們以為「僕人之歌」全部指向耶穌基督;但留心細看,不難發現有些經文並不是這樣:

賽 49:3

對我說:你是我的僕人以色列;我必因你得榮耀。

經文清楚說明「我的僕人」乃是指以色列 — 可能是當時的以色列人、祭司或先知,被擄歸回的餘民,及神眼中理想的以色列民族。這些描述,成為很多猶太人否定彌賽亞預言是指向基督耶穌的理由之一。當然,這些僕人的描述最終都實現在主耶穌身上,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了神對當時的以色列人作為僕人的期望。試想,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以色列人談及大約500年之後才會出現的一位彌賽亞(基督),對當時的人來說可能意義不大,就如在疫情期間知悉科學家在500後才會發明出一種有效藥物一般。這些「僕人之歌」雖然有彌賽亞預言的指向,同時也合乎應用在當時以色列民族及現代神的子民身上。這也是神的說話的奇妙之處,既有當時確切的信息,亦有未來彌賽亞國度的預言。

總結:

筆者希望透過分享以上四個冷知識,讓大家更懂得欣賞《以賽亞書》,明白神的不離不棄,及祂對自己的子民預備了如何奇妙的救贖計劃。有人誤解了舊約所描述的神,以為祂只有嚴厲,沒有恩典;但當我們放眼《以賽亞書》呈現出的大圖畫,就能發現無論是在新約或舊約,耶和華依然是那位滿有恩典、滿有公義,全能、全知和全愛的神。

Leave a ReplyCancel reply

Exit mobile version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