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 10 分鐘

此文章乃中文譯本。英語原版在此 (Click here for the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誰是「撒瑪利亞人」?《新約》對他們的描述,能怎樣幫助我們去了解他們?讓我們從耳熟能詳的《約翰福音》第4章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的故事開始,他們的對話凸顯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不少相同或相異的地方:他們有共同的祖先 —— 婦人稱「我們的祖宗」是雅各(4:12),她部分血緣可追溯到亞伯拉罕;而婦人和耶穌相遇的地方就在雅各井(《約翰福音》4:6,《創世紀》33:19,《約書亞記》24:32)。接下來的對話讓我們知道,撒瑪利亞人和猶太人對應當在哪裡敬拜意見不同 —— 猶太人認為必須在耶路撒冷,撒瑪利亞人則一向在撒瑪利亞的基利心山敬拜。最終,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一樣,都正等待「彌賽亞」的降臨(4:25)。
一些歷史背景
那麼,他們到底是甚麼人?歷史學家告訴我們,「公元前722年,亞述侵略以色列後,有外族定居以色列,其後裔便是撒瑪利亞人。猶太人常與撒瑪利亞人不法通婚。[1]Craig L. Blomberg, Jesus and the Gospels (Nashville, Tennessee: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rs, 1997), 18.」撒瑪利亞人至今仍居住在基利心山附近的約旦河西岸。我們得知:
據《聖經》所載,以色列人分為十二支派,而以色列的撒瑪利亞人自稱由瑪拿西、以法蓮及利未支派所出。出埃及以後,以色列人在曠野徘徊四十年,隨後約書亞帶領百姓上基利心山。約書亞聚集眾支派舉行儀式,為基利心山祝福,並詛咒以巴路山。基利心山之後又稱祝福之山,以巴路山則是詛咒之山[2]Judith Fein, “The Last of the Good Samaritans,” BBC Travel, August 30, 2018, accessed January 7-8, 2023, at https://www.bbc.com/travel/article/20180828-the-last-of-the-good-samaritans. 。
撒瑪利亞人與以色列支派有相同的祖先及歷史,這有助說明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異同之處。事實上,撒瑪利亞人只跟隨以自己方言所寫、版本稍有不同的首五卷《舊約》書卷,而他們所期盼的彌賽亞,也與猶太人的不盡相同[3]Blomberg, 18. “We Praise People as ‘Good Samaritans,’ but There’s a Complex History Behind the Phrase,” 由Terry Giles所着,是關於現今撒馬利亞人的好讀物。The Conversation, August 19, 2022, accessed January 7-8, 2023, at https://theconversation.com/we-praise-people-as-good-samaritans-but-theres-a-complex-history-behind-the-phrase-188036 .。
文中線索
《聖經》其他段落,能讓我們對撒瑪利亞人更添認識。耶穌吩咐十二門徒時,分別提到「外邦人」、「撒瑪利亞人」和「以色列」(馬太福音 10:5)。撒瑪利亞人被特別提及,代表他們不是外邦人一部分,也不是一般的以色列人[4]Jacob Jervell, Luke and the People of God: A New Look at Luke-Acts (Eugene, Oregon: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2002, 113-132. Jervell的分析,是本文章之後兩部分要點的出處所在。在《約翰福音》4章9節,福音作者寫道:「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縱然猶太與撒瑪利亞相鄰。以「族群」之優越而蔑視對方似乎是人類的本性,尤其當雙方歷史或宗族淵源不淺時。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曾試圖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一個村莊,只因耶穌和門徒經過那撒馬利亞的村莊時,「那裏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 9:53)。反對耶穌的猶太人指控他若非是「鬼附着的」,就是「撒馬利亞人」(約翰福音 8:48)。那些猶太人顯然鄙視他們這些鄰居,可有趣的是,耶穌只反駁有關鬼附的指控,對被稱作撒馬利亞人的「抹黑」卻毫不理會。
「誤入歧途的猶太人」
論述《路加福音-使徒行傳》的作者雅各.耶韋爾 (Jacob Jervell),形容撒馬利亞人是「以色列家迷失的羊」[5]Jervell, 113.。他指出:「對於路加,他們是誤入歧途的猶太人」[6]Jervell, 124.。耶韋爾注意到,路加是提及撒馬利亞人最多的《新約》作者[7]Jervell, 113.,繼而推斷說,路加想藉著描寫「使徒們對撒馬利亞的認可」(使徒行傳 8)及他們「把以色列家的迷羊帶回以色列,回轉作神國的民」[8]Jervell, 127.,把一個重大里程碑展現出來。
回到《使徒行傳》第8章,可幫助我們理解耶韋爾的意思。回想腓利到撒馬利亞傳道時,遇到行邪術的西門。使徒彼得與約翰從耶路撒冷被差派到撒馬利亞,他們為撒馬利亞的新信徒禱告,並責備西門內心的「罪惡」(使徒行傳8:22)。回家路上, 彼得和約翰「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馬利亞好些村莊傳揚福音。」(使徒行傳 8:25) 如此看來,撒馬利亞人回歸新的以色列,不無使徒們權威的印記。
其他耶穌遇到的撒馬利亞人
耶穌和婦人在井旁對談,證明他對撒馬利亞人的愛。耶穌亦欣賞其他撒馬利亞人值得讚揚的特質。細想此經文:
11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馬利亞和加利利。 12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地站着, 13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 14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15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 16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馬利亞人。 17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裏呢? 18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 19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
《路加福音》 17:11-19
耶穌吩咐十個痲瘋病人去見祭司(他必知道當中有撒馬利亞人。可見在他眼中,撒馬利亞人去見祭司是可接受的[9]Jervell, 122.)。耶穌也讚許唯一回來感謝他的,那「外族人」,那撒馬利亞人。

另一個耶穌高度評價的撒馬利亞人出現在比喻裏,他像祭司和利未人一樣,行在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那條路上(路加福音 10:25-27)。與從旁邊走過的虔誠猶太人不同,撒馬利亞人動了慈心。希臘語動詞 σπλαγχνίζομαι 來自splagxnízomai 一詞,「源自splanxna:『內裏的部分』,特別是重要的內臟 —— 心臟、肺、肝臟及腎臟」[10]Bible Hub, “Strong’s Concordance: 4697. Splagchnizomai,” found at https://biblehub.com/greek/4697.htm and accessed on January 8, 2023.。這撒馬利亞人發自肺腑的憐憫之心,化成了行動。路加在他寫的福音中另外三次用到這個詞(或相近的詞)[11]Ellen F. Davis, Biblical Prophecy: Perspectives for Christian Theology, Discipleship, and Ministry (Interpretation: Resources for the Use of Scripture in the Church), (Louisville, Kentuc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14), 76-79.。
- 第一次,施洗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的描述:「我們神憐憫的心腸」(路加福音 1:78)。
- 第二次,耶穌在拿因,看見一個寡婦與擡著她兒子屍體的送殯行列時,動了憐憫的心:「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路加福音 7:13)
- 最後,我們在浪子的比喻中看到這詞:「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路加福音 15:20)
從用詞來看,這撒馬利亞人的行動可與神「憐憫的心腸」、耶穌的「憐憫之心」,以及父親「守候浪子回頭的父愛」相提並論。耶穌喚醒我們,去在意這個「二等[12]Jervell, 131.」猶太人屬神及滿有憐憫的行動。
總結
撒馬利亞人和猶太人關係匪淺。他們有共同的祖先、相似的信仰典籍,所在地也相近。猶太人往往蔑視撒馬利亞人,耶穌卻認定他們擁有屬神品格的可能性。事實上,耶穌不只看重他們的價值,更以他們作我們要學習和模仿的榜樣。看來神極看重人的謙卑、感激和憐憫,尤其是受主流文化所邊沿化或輕看的群體中的人。神想我們學習撒馬利亞人的典範。
思考問題及具體建議:
- 你認為誰或許是你生命中的「撒馬利亞人」?可能是屬於不同種族的某人?或是來自另一社會階層的人?
- 細想耶穌對雅各井旁那婦人的憐憫心腸。雖然婦人如此「與眾不同」,耶穌仍亳不猶豫主動與她交談。下次與你生命中「撒馬利亞人」相遇時,請緊記耶穌的榜樣。
- 我們傾向仰慕與自己相似的人。可否退一步,想一想,學習和我們不一樣的人的好榜樣?我可否謙卑自己,向我生命中的一位「撒馬利亞人」學習?
註腳
↑1 | Craig L. Blomberg, Jesus and the Gospels (Nashville, Tennessee: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rs, 1997), 18. |
---|---|
↑2 | Judith Fein, “The Last of the Good Samaritans,” BBC Travel, August 30, 2018, accessed January 7-8, 2023, at https://www.bbc.com/travel/article/20180828-the-last-of-the-good-samaritans. |
↑3 | Blomberg, 18. “We Praise People as ‘Good Samaritans,’ but There’s a Complex History Behind the Phrase,” 由Terry Giles所着,是關於現今撒馬利亞人的好讀物。The Conversation, August 19, 2022, accessed January 7-8, 2023, at https://theconversation.com/we-praise-people-as-good-samaritans-but-theres-a-complex-history-behind-the-phrase-188036 . |
↑4 | Jacob Jervell, Luke and the People of God: A New Look at Luke-Acts (Eugene, Oregon: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2002, 113-132. Jervell的分析,是本文章之後兩部分要點的出處所在 |
↑5, ↑7 | Jervell, 113. |
↑6 | Jervell, 124. |
↑8 | Jervell, 127. |
↑9 | Jervell, 122. |
↑10 | Bible Hub, “Strong’s Concordance: 4697. Splagchnizomai,” found at https://biblehub.com/greek/4697.htm and accessed on January 8, 2023. |
↑11 | Ellen F. Davis, Biblical Prophecy: Perspectives for Christian Theology, Discipleship, and Ministry (Interpretation: Resources for the Use of Scripture in the Church), (Louisville, Kentuc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14), 76-79. |
↑12 | Jervell, 131. |
One thought on “誰是「撒瑪利亞人」? (Da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