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智慧錦囊:「靈巧像蛇,馴良如鴿子」 (Antony Wong)

耶穌吩咐門徒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1]「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究竟祂期望我們什麼?讓我們仔細推敲,明白祂的意思,活出祂的期望。

首先,我們要理解上文下理。

前一章,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9:35);但因「做工的人少」,我們要「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太》9:36-37)。

第十章,這位「莊稼的主」就先「打發工人」了!祂馬上「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太》10:1),並預言門徒在傳福音及治病、趕鬼的旅程中,將會險阻重重,「如同羊進入狼群」:

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馬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 …」

「凡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話的人,你們離開那家,或是那城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

「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 *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你們要防備人;因為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也要在會堂裡鞭打你們,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你們被交的時候,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甚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有人在這城裡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裡去 …」

太》10:5-8,16-23

「如同羊」的門徒「進入狼群」,前路充滿挑戰。為了裝備他們,耶穌預言了將會面對的得、失、起、跌,給他們心理準備外,也給他們具體的囑咐,如目標、對象、行裝,及遇到不同情況時應該怎樣回應等。屬靈上的裝備,除了「不要思慮」(被交「狼群」時怎樣說話)、「不要懼怕」及「忍耐到底」外,就是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是耶穌給門徒的隨身錦囊,裝備他們駕馭「羊入狼群」般凶險的路途。這不代表門徒在風平浪靜時就毋需「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而是強調在驚濤駭浪中,這實是生命攸關的屬靈質素。

然後,我們要搞清楚「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的意思。

(1)蛇、鴿子

我們必須留意,耶穌這裡用了「明喻」(… 像 …)的比喻手法來表達祂的教訓。有人說這或許是當時所流行的諺語(「羊入狼群」也可能是),但無論如何,緊記比喻往往只是強調一個要點 —— 我們切勿過度解讀!耶穌用蛇作比喻,不是要門徒效法蛇的各方面,而是只需學習它們作為動物的一個強項:靈巧(下面再詳述)。

蛇:

蛇對環境有極其敏銳的洞察力[2]

https://www.quora.com/What-does-it-really-mean-to-be-as-innocent-as-doves-but-as-shrewd-as-serpents-Matt-10-16

,能在瞬間察覺危險、走為上策,捕食時又往往能一擊即中。門徒僅僅要學習蛇的這個特性,而絕不是學習以蛇的形象出現的撒旦(《創世紀》或《啟示錄》中)。耶穌「靈巧像蛇」這句話,也跟神用以審判曠野中發怨言的以色列人的火蛇(《民》21章),或神藉之一望就得醫治的銅蛇(耶穌更以此預表救恩:《約》3:14-15)等篇章沒有直接關係。

鴿子:

同樣,鴿子群居、認路或其他特性都不是重點;門徒要去學習的,僅僅是它們馴良的質素而已。《聖經》中鴿子的形象要比蛇好得多:鴿子令人聯想到和平及希望(諾亞在方舟上放出鴿子,叼著橄欖葉子回來:《創》8章),或是潔淨的、犧牲的、神喜悅的祭品(《利》12:6;《路》2:21-24),甚至是降下來的聖靈(《太》3:16);但鴿子也有負面的意義,它代表「愚蠢無知」(《何》7:11)及悲哀(《結》7:16)。歸根究底,鴿子「馴良」的特質,才是耶穌這教訓的唯一重點。

所以,儘管蛇和鴿子在《聖經》及希伯來文化背景下以至現代社會中都給人各樣正面或負面的印象,耶穌的重點僅僅是它們正面的質素:「靈巧」和「馴良」而已。

(2)靈巧、馴良

靈巧:

希臘文 φρόνιμος(phronimos)

不同中文譯本中,譯作「靈巧、機警、聰明、明智、智如蛇」等

不同英文譯本中,譯作 wise, prudent, shrewd 等

同一希臘字眼出現在其他經文中,作「有見識、明白、精明」

不得不提:

(一)同一希臘字眼,《創》3:1 的七十士譯本(舊約的希臘文譯本)譯作「狡猾 / crafty / cunning / shrewdest」(形容引誘夏娃的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它的希伯來原文是 עָרוּם(`aruwm),除作「狡猾」外,同一字眼在其他經文中,有譯作「詭詐」的,但更多譯作「通達」;

(二)《路》16:1-13,耶穌在比喻中似乎誇獎這「不義的管家」的「聰明」(=「醒目」,跟「靈巧」同一希臘字眼)。是否耶穌鼓勵人去學習他的詭詐技倆?細讀前文後理,緊記耶穌只想突出一個重點:要「醒目」地抓緊機會、眼光放遠,僅僅學習這個「不義的管家」的精明就夠了,而不是仿效他的罪[3]https://www.douglasjacoby.com/q-a-1173-parable-of-the-shrewd-manager/。要「像」蛇般「靈巧」,也是如此。

馴良:

希臘文:ἀκέραιος(akeraios)

不同中文譯本中,譯作「馴良、純潔、純真、純樸、溫馴、天眞、馴如鴿」等

不同英文譯本中,譯作 innocent, harmless, simple, gentle, guileless 等

同一希臘字眼出現在其他經文中,作「愚拙、誠實無偽」

像蛇及鴿子一樣,「靈巧」及「馴良」的原文本身,也同樣包含正面及負面的意思。耶穌的教訓中,要門徒聚焦及學習的當然是其中正面的意義。

小結 ~ 面對重重挑戰的門徒,要這樣活出「靈巧」及「馴良」:

「靈巧」像蛇:

代表敏銳的洞察力,隨機應變,進退有道,能精明、機警、聰敏地避開不必要的危難,並能抓著先機。這是感官及思想上的質素(耶穌側重的是「靈巧」正面的意義,而非狡猾、詭詐等),是待人處事的技巧

「馴良」像鴿子:

代表純全樸實、無邪無偽的本質。內心沒有攙雜,不會惡待或傷害別人,只會真摯待己待人。這是品格及心靈上的質素(耶穌側重的是「馴良」正面的意義,而非愚蠢、任人宰割等),是人內心的本質,衍生出動機及價值觀

如果耶穌以廣東話來教訓門徒,祂可能會這樣說:「要像蛇那樣醒目,也要像白鴿那樣善良」。

應用

這兩個特質,耶穌不是要求門徒要從中取個平衡,有時「靈巧」,有時就「馴良」;而是要兩樣都充足:既要時常腦筋「靈巧」,每時每刻也不忘保持「馴良」的心  ——  就像馬丁路德金提到的 a tough mind AND a tender heart (紮實的思想 及 柔軟的內心) 一樣[4]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49592681934734001,兩者缺一不可。

只有「靈巧」的腦筋卻沒有「馴良」的心,你會想起《聖經》中的什麼人物?

  • 蛇:狡猾地以花言巧語引誘夏娃,叫她懷疑及忽略神的說話
  • 自作聰明地從耶利哥取了「當滅的物」的亞干(《書》7章)
  • 後期的所羅門王:絕頂聰明,卻為了鞏固國力(加上本身的私慾?)而娶了不少外邦女子作妃嬪,陷入屬靈姦淫的田地(《王上》11章)
  • 猶大王亞哈斯:面對亞蘭王和以色列王的夾擊,「醒目」地投靠亞述王求救,得脫眼下燃眉之急,失卻對神無偽之信(《王下》16章)
  • 精密設計陷阱,想抓著耶穌把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
  • 不動聲色,一擊即中地成功出賣了耶穌的猶大
  • 懂得推卸罪責、金盤洗手的彼拉多(《太》27章)
  • 愛聽保羅講論永生之道,內容「埋身」(get personal) 時就「閃身」,又為討好猶太人而強留保羅在監的腓力斯(《徒》24章)

只有「馴良」的心卻沒有「靈巧」的腦筋,你又會想起誰?

  • 夏娃及亞當本身沒懷惡念,卻因「頭腦簡單」而未能洞悉撒旦的詭計,犯罪墮落而「失樂園」
  • 心地善良的「神人」因一念之差(或貪小便宜?),輕信了「老先知」的謊言,最終喪命(《王上》13章 ~ 可詳讀《王上 13章:這個老先知是誰?為什麼要欺騙神人?神人所受的懲罰是否太重?》一文:https://henryau.org/2021/10/07/13/
  • 對耶穌說「同你受死,也是甘心」的彼得,心智模糊、沒有預備、毫不警醒,大言不慚之餘,更衝動地拿刀砍大祭司的僕人,最後三次不承認耶穌,落得痛哭懊悔的下場(《路》22章)

「靈巧」與「馴良」兼備的《聖經》人物,你又想起多少位?

  • 基甸:一句話,讓「以法蓮人的怒氣就消了」(《士》8:2-3)
  • 尼希米:不輕信敵人的邀約,對自己及猶太人也一絲不苟,忠於他的神
  • 但以理:雖然服侍巴比倫及波斯諸王,卻不失虔誠,進退有道
  • 大衛:周旋於勢力之中,卻憑著保守己心、忠誠待人及精明處事,建立一代屬靈霸業
  • 耶穌:既願意「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5:39),同時不會無條件地任人宰割!他智破撒旦和法利賽人的圈套,洞悉門徒的脆弱
  • 保羅:願意「情願受欺」(《林前》6:7),在腓立比甘願被鞭打,卻在適當時候,為了保護腓立比的門徒而重申自己羅馬公民的身分(《徒》16章);又洞悉他的兩類聽眾(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從中挑起他們的矛盾而得以脫身避險(《徒》23:6-11)

總結

保羅說過:「我願意你們在善上聰明,在惡上愚拙。」(羅16:19)

雖然世情與阻力不同,但今日的門徒也像一世紀的門徒一樣,活在風高浪急的世俗洪流之中,既要「入世」(積極生活),更要「出世」(不屬世界)。這殊非易事。

讓我們緊記耶穌囑咐門徒「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的話,把此教訓如錦囊般「隨身攜帶」,不但藉著推敲經文去理解它,更藉著身體力行去實踐它。

思考/ 討論

1)對「靈巧像蛇」,我有了什麼新的理解?我有曲解當中的意義嗎?我有否矯枉過正,有時不盡不實,甚至狡猾或詭詐?相反來說,我會否有時偏向「頭腦簡單」而不夠警醒?

2)對「馴良像鴿子」,我又有了什麼新的理解?我有曲解當中的意義嗎?我會否覺得「我本善良」就足夠?相反來說,我會否因為想保護自己,或是變得會耍小聰明,而漸漸忘記守住一顆純全的心?

3)在學校、職場、家庭、傳道等不同領域,「靈巧像蛇」及「馴良像鴿子」兩者,我哪方面做得不錯,哪方面還要加油?我有模糊或過界的地方嗎?

4)以「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的角度,從《聖經》中不同人物的正面或反面例子中去學習,具體實踐在你每日的生活中。

參考

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 : https://www.churchinmarlboro.org/Biblestudy/New%20Testament/40Matt/40CT10.htm

https://www.gotquestions.org/wise-serpents-harmless-doves.html

https://en.nehemiahecommunity.com/be-marketplace-blog/wise-serpent-gentle-dove/#

https://www.quora.com/What-does-it-really-mean-to-be-as-innocent-as-doves-but-as-shrewd-as-serpents-Matt-10-16

Author: Antony Wong

資深牧師、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學士、神學深造文憑 (Charles Sturt U.)、PREPARE-ENRICH 婚姻輔導員、Family Dynamics 家庭輔導員、Seven Principles / Bringing Baby Home (BBH) Certified Educator (The Gottman Institute)。與太太 Charlie 育有三名子女。 個人電郵:apollo1300@gmail.com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