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門徒如何認識耶穌?(Dan Liu)

閱讀時間: 13 分鐘

部分《羅馬書》、《腓立比書》篇末及《歌羅西書》篇首的對開本 (bifolio)

大約公元50年,保羅和同工在腓立比地區停留 (《使徒行傳》16章),呂底亞和獄卒一家,還有一些當地人都因為他們的見證而改變受洗了。隨後不久,使徒們就起程前往帖撒羅尼迦 (《使徒行傳》17:1),那麼是誰繼續建立腓立比教會門徒的信心成長呢?除了保羅激勵的講道和個別的特殊經歷外,他們還可以怎樣更加認識耶穌?又從何知道神對他們生命的期望呢?

對我們來說,簡單直接。手指輕輕一滑,就有《新舊約全書》在面前,還有五花八門的工具軟件幫助我們了解生與死、耶穌的復活和早期教會的生活。互聯網上提供了眾多的《聖經》譯本、評論講解和靈修資料,帶領我們每天與神同行。那麼,第一世紀的外邦門徒又有甚麼可以依靠呢?最早的《新約》書信,估計是在公元49年左右[1]Ben Witherington III, The New Testament Story(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48.寫成的《加拉太書》,並且在各地教會傳閱誦讀。可是,在書信還沒有送達之前,這些早期門徒是如何學習耶穌的生命和教導呢?             

Continue reading “早期門徒如何認識耶穌?(Dan Liu)”

註腳

註腳
1 Ben Witherington III, The New Testament Story(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48.

How Did the Early Disciples Learn about Jesus? (Dan Liu)

閱讀時間: 26 分鐘

Bifolio from Paul’s Letter to the Romans, the end of Paul’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and the beginning of Paul’s Letter to the Colossians, from a codex containing the Pauline Epistles. Greek on papyrus. Egypt, c. 200 AD. CBL BP II ff.15&90,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In Philippi around 50 C.E., Lydia, the jailer, his family, and the other converts there were transformed by the witness of Paul and his companions during their stay in the city (Acts 16), but as the apostle traveled on to Thessalonica (Acts 17:1), to whom did the Philippian church turn to grow in their faith? After this inspiring experience, how could they learn more about Jesus and how He wanted them to live? 

Continue reading “How Did the Early Disciples Learn about Jesus? (Dan Liu)”

與亞述王西拿基立 (Sennacherib) 相關的考古學證據 (Aaron Chow)

閱讀時間: 22 分鐘

大家熟悉亞述西拿基立嗎?沒有印象不要緊,但你一定認識猶大希西家亞述西拿基立就是那個曾經圍堵耶路撒冷城,要求猶大希西家投降的亞述皇帝。亞述西拿基立亞述帝國其中一個最偉大及出名的皇帝,在《舊約聖經》中也提及他多達十五次[1]。這篇文章會探討從考古學中,關於亞述西拿基立的發現,及其與《舊約聖經》脗合的記載。

亞述帝國的考古發現中,找到一些名為史冊的石柱,記載了不同皇帝的事蹟。西拿基立史冊(Sennacherib’s Annals) 是三條六角柱體的石碑,上面記載了亞述西拿基立在公元前704-681年的軍事事蹟,分別名為 Taylor Prism, Oriental Institute Prism 及 Jerusalem Prism。 這三塊石碑所記載關於亞述西拿基立的事蹟幾乎是一樣。

Continue reading “與亞述王西拿基立 (Sennacherib) 相關的考古學證據 (Aaron Chow)”

誰是「撒瑪利亞人」? (Dan Liu)

閱讀時間: 10 分鐘

Samaritans_marking_Passover_on_Mount_Gerizim_West_Bank
撒馬利亞人慶祝逾越節,於約旦河西岸的基利心山上

此文章乃中文譯本。英語原版在此 (Click here for the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誰是「撒瑪利亞人」?《新約》對他們的描述,能怎樣幫助我們去了解他們?讓我們從耳熟能詳的《約翰福音》第4章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的故事開始,他們的對話凸顯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不少相同或相異的地方:他們有共同的祖先 ——  婦人稱「我們的祖宗」是雅各(4:12),她部分血緣可追溯到亞伯拉罕;而婦人和耶穌相遇的地方就在雅各井(《約翰福音》4:6,《創世紀》33:19,《約書亞記》24:32)。接下來的對話讓我們知道,撒瑪利亞人和猶太人對應當在哪裡敬拜意見不同  ——  猶太人認為必須在耶路撒冷,撒瑪利亞人則一向在撒瑪利亞的基利心山敬拜。最終,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一樣,都正等待「彌賽亞」的降臨(4:25)。

Continue reading “誰是「撒瑪利亞人」? (Dan Liu)”

與耶穌相關的考古學證據 (Aaron Chow)

閱讀時間: 6 分鐘

作為基督徒,我們深信聖經的記載全都是事實:耶穌於二千年前在伯利恆誕生,在拿撒勒長大,然後在加利利及耶路撒冷開始他的傳道事工,最終被釘十字架處死,三日後復活。這篇文章敘述一些重要的考古學發現,如何直接及間接地脗合聖經福音書所記載的事件及人物,證明福音書的真實性及可信性極高,絕不是耶穌門徒虛構的著作。

Continue reading “與耶穌相關的考古學證據 (Aaron Chow)”

2023 讀經計劃(下)~「舊約要出埃及,新約要過羅馬」! (Antony Wong)

閱讀時間: 8 分鐘

2023年的每天讀聖經計劃,大家已開始考量了嗎?上回我們淺談了個人讀經中的兩種方式:靈修式讀經及研經式讀經。今回讓我們了解一下「綜覽式讀經」,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一年讀完新舊約」。

Continue reading “2023 讀經計劃(下)~「舊約要出埃及,新約要過羅馬」! (Antony Wong)”

2023 讀經計劃(上)(Antony Wong)

閱讀時間: 5 分鐘

2023年快到了。在親近神方面,你有什麼計劃?

做人要有計劃。對家庭、財務、進修、運動、食療以至旅行,我們都有大小不同的計劃。對閱讀聖經呢?每天研讀神的說話雖然不是誡命,卻是我們認識神及「心意更新變化」的不二法門[1]非常同意Henry的信念:「我們必須要每天讀經和祈禱嗎?」

心血來潮式(甚至隨便翻開哪裡就讀哪裡)的讀經可偶一為之,跟隨家聚課堂或主日講章去讀經也無不可;但主動的、有追求的讀經,定是親近神的好主意[2]介紹個人查經方法的書籍很多,例如華理克查經法:幫助你享受讀經的12種方法》 !以下稍作介紹:

Continue reading “2023 讀經計劃(上)(Antony Wong)”

註腳

註腳
1 非常同意Henry的信念:「我們必須要每天讀經和祈禱嗎?」
2 介紹個人查經方法的書籍很多,例如華理克查經法:幫助你享受讀經的12種方法》

聖靈:在末後的日子帶來盼望 (Dan Liu)

閱讀時間: 13 分鐘

聖靈如鴿子:聖三一天主教堂 (印第安納州 Trinity) 的彩繪玻璃,Nheyob,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Wikimedia Commons)

此文章乃中文譯本。英語原版在此 (Click here for the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上一篇文章提到聖靈給予我們方向和動力,達成三個層面的使命:我們歡喜領會何謂「聖靈」所結的的果子(加拉太書5:22-23);聖靈帶領我們委身傳揚耶穌的信息(使徒行傳8章);聖靈使肢體互相效力,運用各人恩賜以互補不足(哥林多前書12章;羅馬書12章)。

Continue reading “聖靈:在末後的日子帶來盼望 (Da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