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 13 分鐘

大約公元50年,保羅和同工在腓立比地區停留 (《使徒行傳》16章),呂底亞和獄卒一家,還有一些當地人都因為他們的見證而改變受洗了。隨後不久,使徒們就起程前往帖撒羅尼迦 (《使徒行傳》17:1),那麼是誰繼續建立腓立比教會門徒的信心成長呢?除了保羅激勵的講道和個別的特殊經歷外,他們還可以怎樣更加認識耶穌?又從何知道神對他們生命的期望呢?
對我們來說,簡單直接。手指輕輕一滑,就有《新舊約全書》在面前,還有五花八門的工具軟件幫助我們了解生與死、耶穌的復活和早期教會的生活。互聯網上提供了眾多的《聖經》譯本、評論講解和靈修資料,帶領我們每天與神同行。那麼,第一世紀的外邦門徒又有甚麼可以依靠呢?最早的《新約》書信,估計是在公元49年左右[1]Ben Witherington III, The New Testament Story(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48.寫成的《加拉太書》,並且在各地教會傳閱誦讀。可是,在書信還沒有送達之前,這些早期門徒是如何學習耶穌的生命和教導呢?
Continue reading “早期門徒如何認識耶穌?(Dan Liu)”
註腳
↑1 | Ben Witherington III, The New Testament Story(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48. |
---|